【文章摘要】5月20日,四川彭州市通济中学。学校的房子在地震中损坏熝校临时搭建了简易的课堂,供高三的学生
学习。5月19日,成都市地震局发布预警,19日到20日可能发生强烈余震,刚上了一天课的学生再次远离课堂。
5月20日,四川彭州市通济镇。7岁的刘世静(左)正在读一年级,地震中,学校房屋被毁,现在还无法回到课堂。
5月19日,四川彭州市双虎灾民安置点。这里没有黑板,没有课桌,只有志愿者和孩子,他们用救援充气帐篷构成了这里临时的课堂。
5月20日,四川彭州市通济中学。学校的房子在地震中损坏熝校临时搭建了简易的课堂,供高三的学生学习。5月19日,
成都市地震局发布预警,19日到20日可能发生强烈余震,刚上了一天课的学生再次远离课堂。
地震过后一个星期,帐篷内渐渐响起了孩子们的读书声和玩游戏时的笑声,这些孩子让帐篷内地震后的悲伤情绪开始融冰。
一双又黑又粗糙的手,实在无法和一名年轻学生联系起来。地震后,彭州市通济中学高三学生吴严清整日郁郁寡欢,既
为自己的前途,也为家庭的不幸。19日上午,灾区通济中学搭建起4顶简易帐篷,让即将参加高考的164名学生恢复上课,接
到复课通知的吴严清脸上终于有了一丝笑意。
学校专门从成都请来了心理专家给孩子们上第一堂课,专门教孩子如何平复地震留下的心理伤痕。“听完课,我晚上就在操
场上打了场篮球,心理专家说这样的发泄有助于疗伤。”吴严清说。上课后的学生们情绪明显好了很多。
昨日上午11时许,一进入通济中学,就能看到高三临时课堂的大红字贴在帐篷上面。帐篷内的读书声,让清冷的校园热闹了
起来。但19日到20日,有强烈余震的消息,又让帐篷学校停了下来。刚上了一天学的164名高三学生带着遗憾再次离开了课堂。
在彭州市通济镇的一个临时帐篷前,刘世静羞涩地说出了她的愿望,“我想回到学校里上学”。刘世静的父母说,他们那没有去
灾民安置点的家庭,大人们还是会要孩子在家里学习。主要是担心,孩子如果太长时间不读书,心就会散了,所以尽量会让孩子不
要中断学习。
在四川彭州市双虎灾民安置点,地震中失去父母的贺世龙,正在和成都科技大学的志愿者孙正春玩游戏。孩子要求孙正春抱他
坐“飞机”玩。看到记者的镜头,贺世龙有些害羞,躲进了孙正春的怀里。“孩子心情还不是太好,但比以前好了很多。”孙正春说。由
于志愿者都是轮换的,每次交替的时候,志愿者们都会特别交待另外一批志愿者好好照顾世龙。
在这个彭州市最大的安置点里,贺世龙是30多名孩子中的一员。“刚来那几天很无聊,后来志愿者哥哥和姐姐来了,给我们讲故
事,教英语,还教我们做数学题。”安置点内,龙门山镇中心小学6年级的学生岳雪琳说。“让孩子们忘记地震的记忆,同时又让他们对
生活有兴趣,能愉快地生活。这是我们的一大任务。”孙正春说。
在彭州市致和镇小学的灾民安置点,一面墙壁成为了“临时课堂”的黑板。墙壁上,用英语书写的“one、two……”显得很工整。前日
上午,众多在安置点为孩子上课的老师中,一位略显幼稚的“老师”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她就是来自彭州中学高二的学生高婵,正在为孩
子们上语文课,讲的是朱自清的《背影》。瞒着父母来安置点当志愿者的高婵,是最受孩子们喜欢的老师。“高姐姐真好,这跟在学校上
课没有两样。”来自小鱼洞的正读初一的张静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