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收藏本站 | 在线留言 | 帐篷百科 | 24小时免费咨询热线 400-0988-678
  • 1
  • 2
 > 帐篷故事

帐篷小学

帐篷小学

      帐篷小学,上世纪70年代青海草原上别出心裁的教育景观。现在说起帐篷小学,80后的青年人可能不知道,那时的帐篷小学也叫牧读小学。
      我小的时候,在牧读小学的帐篷里当过几天学生。我清晰地记得:老师叫万德加,牵着一条瘦骨如柴的白马,马鞍上搭着一条马褡子,马褡子是老师的全部家当,还有一张木制的小黑板。山大沟深,老师一家一家地轮着教书,差不多一个月轮一次。当老师第二次来到的时候,我早把老师第一次教的几个藏文字母学得滚瓜烂熟。童年的记忆里,装满了许多美好的故事,唯有帐篷小学使我难以忘怀。
党的三中全会以后,我也成了一名小学老师,在草原的一所小学里当了一名藏文老师。当时,全县12个公社,60多个牧业社,每个牧业社都有一所帐篷小学,有些就近设点,为留在家里的学龄儿童突击学前教育,有些帐篷小学没有固定地点,教师按照牧户住所的布局一天一家,刮风下雨的时候多住几天,多教几天。我清楚的记得:我的同学舟曲被分到偏僻的四队牧读小学,骑着马儿教学,让我非常羡慕。我在公社中心小学,每年的开学前夕,学校派几个老师下乡招生,到各个牧业社的帐篷小学教学点,由帐篷小学的老师提供花名册,凡是帐篷小学里上过学的适龄儿童,全部招到中心小学住宿学习。中心小学是比较的正规学校,与现在的学校相比较那就是天壤之别。中心小学的老师既当爹又当娘,千方百计地哄好孩子,不能让孩子想家,也不能让孩子受到委屈。教育质量没人管,只要把孩子哄好就算完成任务了。有一次,舟曲来到中心学校,炫耀似的讲着帐篷小学的故事,讲帐篷小学怎么怎么好,怎么怎么受群众欢迎等等。那时候的牧读教师,一年360天,几乎在牧区上,帮助牧民剪羊毛,搬家,还帮助社干办牧民夜校,非常热闹。
八十年代初期,帐篷小学被停办。公办老师全部到公社中心小学教书,民办老师回家放牧。我的记忆深处,帐篷小学的记忆久久不能抹去。1990年开始,各级领导非常重视教育,加大教育投资,探索牧区办学模式。
       经过调查研究,发现学校点多线长规模小给教育发展带来了困难。“粥少僧多”是那时在教育行业中存在的普遍现象,有限的资金不能集中使用,办学条件普遍较差。长期以来,尽管教育一直实行重点投资和扶持政策,但在经费的使用上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广种薄收”、“撒胡椒面”现象严重等。看起来学校办了不少,但实际办学条件都很差,造成“你也上不去,我也下不来,谁也吃不饱,谁也饿不死”的局面。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还是那个时代学校建设的基本特征,学校规模虽小,但一些基本设施如教室、操尝办公用房等并不因规模小而减少。有的寄宿制学校三、四十个学生,教师七、八个;有的不足20名学生,却有八、九个教师,甚至有的学校出现了教职工与学生人数一样多的不正常现象,当时被社会戏称“七个老爷八个兵”。这样的办学方式,结果钱花了力费了,但毕业生很少,办学的实际效益却不高。
管理水平差,教育质量低的问题一直困扰各级领导。学校规模小,不仅造成了人财物力的巨大浪费,同时也给学校管理带来了困难。多数学校管理上不去,教育质量差。有的乡寄校办了几十年,却没有培养出一名合格的小学毕业生,因此,极大地挫伤了牧民送孩子入学的积极性。“今天噶卡(藏文字母)明天噶卡,年年噶卡没完没了”这句顺口溜就是对当年教育质量的讽刺。
       改革开放的号角吹遍草原,沉睡了千年的草原醒悟了。集中办学的口号响彻整个草原,成为草原靓丽的风景。“优化资源,合理布局”的教育蓝图摆在领导者的面前,该撤销的撤销,该合并的合并,坚持因地制宜,适当集中,扩大规模,走上了内涵发展的办学路子。如天峻县生格乡寄宿制学校因为布局的需要搬迁到德令哈市建立了九年一贯制学校,为藏族孩子就近入学学习藏文提供了方便。
       现在,草原上的帐篷小学已经成为遥远的故事,过去的经济发展水平低、学校布点多规模小、办学条件差的状况被社会快速发展、学校适当集中、规模适度、条件良好的发展格局所替代,教育形势一片大好,入学率、巩固率百分之百。“两基”达标取得突破性进展,教育质量一年一个台阶,“两免一补”让牧民群众欢欣鼓舞,送子入学的积极心空前高涨;学校住宿生的宿舍像宾馆温暖如家,伙食花样多一天一个样,洗浴、娱乐、图书、运动场样样齐全;小广播、红领巾,还有各种竞赛天天不断,教学楼里上课,广场上演节目已成为草原学校的一大特色。“改革开放30年,草原教育大变样,这是牧民群众永记心间,永世不忘的大好事!”牧民群众放歌新时代的内心表白。